如图6.1所示,顶部做空之后,递减的成交量和逐渐枯燥的价格走势说明供应不足,
和我们最初的期待完全相反。这种无力回落的情况,和前面的上涨行情相结合,
符合上涨趋势的秩序,所以空单必须离场。然后价格开始上涨,
这次上涨期待创实质性的新高来延续上涨趋势的秩序。
但是价格刚刚创点新高就遇到了抹平(抹掉了前一天的大量涨幅)现象。
这足以看到供应的压力。很显然,这个二次测试也不符合条件,
因为成交量太高。但是这种努力上冲没有上去的情况确实符合派发的特征。
如果按照派发操作的话,我们必须等到需求耗尽那一天。下面看图 6.1A。
如图6.1A所示,价格快速回落到C并且破冰,这里我们看到了熊市秩序的初步体现。
但是这种速度让我们怀疑超卖。再看一下整个背景,这次回落的起点是派发区,
这种放量下跌让我们想到弱势出现(SOW),当然需要接下来的无需求反弹来确认。
如果这个反弹符合条件,我们可以进场。接下来反弹成交量在增长,买方人气依然旺盛。
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需求耗尽的行为。到此为止,我们一共分析了三次做空的时机,都不符合条件。
如果这次反弹我们把它解读为努力没结果,说明供应压力很大。那么接下来我们要看到在回落当中市场依然能体现出这种压力,
那样熊市的秩序才能持续。假如我们没有深度分析成交量,只是为这次的价格反弹无力,并做空,
我们期待市场来证明我们是正确的,接下来的下跌必须是量增三低。
下面看图 6.1B,接下来一天的向上突破,否定了我们的进场,必须止损出局。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对市场时机的把握不能含糊,不能因为只是看到了不完整的条件就着急进场,
而忘记自己交易计划中的原则。这里的重点是C之后的两天行情。第一天是低量十字星,
双方退缩,需求供应都不大,市场进入死角状态。第二天是向下突破,巨量说明供应增加,
高收盘说明量供应被吸收。接下来的缓慢上涨是主力资金在控制节奏,他们不让空头平仓,
也给场外多头造成一种不会继续上涨的假象。当这两种人挺不住的时候,空头会匆忙平仓,
场外多头会开始追高买突破,这种两种力量都促成价格迅速上涨。我们看上涨都是阳线,
停顿都是十字星,足以看出双方力度的差异。
熊市中的长下影线
如图6.2所示,B之后连涨两天之后出现了回调,它是挑战持仓者的情绪。当我们动手做多以后,能够证明我们可以持仓的,是价格必须按着牛市的秩序走。牛市的秩序要求市场必须一直保持供应不足的状态。如果多头此时忘记了原则,会盼望着自己想要看到的那种阳线出现,就选择坚持而不离场。如果能稍微冷静地分析当前的市场背景,思路会很清晰。
现在市场处于什么秩序当中?不断的新低以及反弹没有创新高,这是明显的下跌趋势的秩序。在这种下跌趋势的秩序里,我们做多本身就是一种逆势行为。很多朋友会说我看到了那根长下影线,那是需求扩大的特征。但是从下跌趋势的秩序角度看,价格毕竟是大幅度下跌,并创了新低。大幅突破说明在支撑上没有看到资金的力挺,说明支撑无效。
在 B的位置,一笔大的资金进来,把价格推起来。但是这次努力没有成功,因为价格没有创新高。或者说,在当天的高点价格,没有更多的资金涌进来把价格推向更高,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跟随,来证明需求的强劲。但是接下来的反弹刚刚创新高之后就被抹平(三低出现),需求仍然不足。特别是接下来三天的回落,成交量是递增的,供应的压力在扩大。到这里为止,做多的持仓条件根本不具备,完全是相反的秩序,应该立刻离场。这里我们得一个教训,熊市中的长下影线的低点更重要,因为它表明熊市秩序的延伸。原油接下来下跌到 12月 14日,接近图中左侧底部的 VDB 中部。
如图6.3所示,在冰线出现卖盘跟随(X后面一根:量增三低),确认了SOT的停止行为,供应大于需求。破冰回测做空是一个常用的交易策略。这个策略成功的关键是进场后必须有跟随(三低量增)。阻力区是个很微妙的地区,判断其是否成立的关键是回落中的成交量(必须增加才能确认阻力成立)。观察价格快要到达冰线的时候,我们这样想,什么人在观察这个位置?在这个价格上被套的人此时很高兴,他们想着价格回本就卖,正是这种想法让冰线这个价格成了阻力区。从多头持仓者的角度,他们也看到了阻力,正盘算着减仓,这种思想也给市场上涨造成了压力。那么价格继续上涨的任务就落到了那些期待更高价格出手,并且手里有资金的人身上。接下来我们就看他们愿不愿意接收顶部的供应,如果愿意而且有能力的话,只要出现卖单,他们就会吸收。从图中看到回落的量递增,我们知道没有接收供应的人,持续增加的供应压力导致价格下跌。
二次测试与突破死角
如图6.4所示,价格跌到Y位置,触及需求线后反弹,但是反弹虚弱,
需求不足,没能延续上涨,这告诉我们需求线没有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价格回调过程中出现了放量下跌(K线1),这是明显逢高抛售,供应在控制市场。K线1是关键信号,它反映出主力资金的倾向,我们的判断要基于市场的倾向,而不是某个形态或指标。随后的反弹尝试走出区间,但是到顶部立刻缩量说明需求不够,导致价格回落。但是有一个重要现象让我们怀疑下跌的力度,就是这次的回落量是递减的,这说明这次下跌的动力不是供应,下跌是因为需求不足。虽然其中有两天成交量增加,但是速度加快冲向支撑,属于小型恐慌抛售,是主力资金的接盘行为。然后在支撑上成交量锐减,说明恐慌抛售消耗了大量供应。
K线2,价格回到了J0C的支撑位,这是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的关键位置,因为我们可能会在这里进场。但是其成交量很大,说明供应没有枯,不符合我们的进场要求,我们要耐心等二次测试。K线2之后的反弹非常虚弱这给我们是否进场造成了障碍,因为我们没有看到需求。
K线3,是二次测试,供应枯竭,因为它是小成交量和短K线。这种供应出现真空的背景下,如果需求稍稍努力,价格会上涨。我们可以在这里先买一些,等需求出现后,我们再找机会补仓。
继续看后面的走势,如图6.4A所示,假如我们在K线3的位置买入,灾难性止损放在跳离区间K线下方一个点的位置,因为那里是需求的起始。K线3之后的反弹乏力,说明这个二次测试没能吸引到买家,这种情况的结果是价格还会有新的二次测试。对于目前仓位,我们要做好逃跑准备,但关键是观察下一个二次测试的过程。
K线4是新的二次测试,第二天的阳线是测试的结果,说明需求在底部吸收了供应并占上风。从K线4起来的反弹突破了最新的下降趋势线,既巩固了K线4的支撑,又说明需求超过了供应。上涨趋势的秩序初步形成,但是需要无供应回落确认。
K线5也是二次测试,小成交量和高收盘说明供应很弱,上涨趋势的秩序得到了确认。接下来的阳线表明需求全部吸收供应,并占主导地位。同时价格进入死角,在底部出现的死角,需求只需稍作努力,就会引起价格快速上涨,我们期待着它发生。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在支撑位置,如果反弹总是无法带来价格的大幅上涨,那说明需求不够,市场后续可能会出现震仓,我们需要做好出逃准备。K线5的低点在高支撑,说明需求强劲。
图6.4B是市场后来的走势,K线6突破了死角,实现了我们的预期。
K线10反弹这波是S0S,后面的低量测试确认了S0S,市场进入上升趋势的秩序。在上升过程中,回调和停顿反映了供应不足的市场背景,确认了上涨趋势的秩序。趋势轨道也是TR(区间交易),我们关注两端的量价动作。在需求线关注供应耗尽的行为发生,比如超卖(恐慌抛售或者震仓行为)和低量二次测试,努力没有结果,等等。只要供应耗尽的行为(或者过程)出现,市场其实给我们提供了好中最好的交易机会。
吸收阶段
如图6.6所示,K线E之后,价格没有继续回调,而选择立刻上扬,说明需求吸收了短暂供应后继续控制市场,如果进场,可以在E之后K线进场。从吸收角度看DE是短暂的吸收过程,其中E是威胁行为,但是被需求立刻吸收,结束了吸收阶段。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市场是否依然处于上涨趋势(或者上涨趋势强不强)的依据在价格回调或者停顿当中,只要回调是低量,就确认了上涨趋势依然存在。由此我们对回调的态度应该是友好的,它是我们判断趋势的朋友。如果看到回调就害怕,就忘记了回调的好处和作用,导致情绪化操作。
K线3之后,价格进入调整,回调K线的收盘价全部在K线3的低点之上(高支撑),其中有一次有危险的阴线下探,被需求立刻阻止。说明这个调整属于吸收阶段,上涨的动力没有减少(需求依然强劲)。回落出现Spring这是进场点。进场之后,连续的三高量增说明需求大于供应,在回调的时候出现了完美的测试行为(低量小Spring),证明供应耗尽,这又是一个进场机会。
如图6.8所示,从K线3开始的上涨,高支撑说明供应不足。但是接下来的多日行情上涨幅度小,说明浮动供应的压力依然存在。
K线4是J0C,吸收了阻力上的浮动供应。如果价格再次回到跳离点(回测过程是小成交量和短K线),又是个进场位置。
K线5是回测,但是成交量很大且收盘在低位,表明供应仍然比较大,还需要一个二次测试来确认供应萎缩。但是从K线5起来的反弹来看,成交量递减,这是个警告,表明反弹过程需求匮乏,这不是牛市的特征,这里应该减仓或离场,如果向下突破死角,则平仓。
K线6和7的出现,让我们彻底放弃了买入的想法,阴线且成交量扩大是供应再次出现,这是失败的二次测试,下跌趋势的秩序形成。
如图6.9所示,K线3后没有出现J0C的现象,反而出现了卖盘,特别是随着价格下跌,成交量大幅递增,这是供应在扩大,因此我们放弃进场做多计划。熊市要反转,必须看到需求持续扩大的现象,特别是在区间的右手边要出现强势上涨现象。这是一个判断吸筹没结束的案例,虽然认为2-3是SOS,但是后来没有成功的确认,因为回落过程当中供应根本没有减少。从速度来看,更像是震仓。
供应不足,回落无力
如图 6.10 所示,急跌之后第二天虽然小幅下跌,但是挺在了高支撑,说明供应不足。接下来一天出现量增三高,需求大于供应。涨到前面阻力区的时候,期待供应的压力。
阻力区有压力出现后,第一件事是缩减仓位止损,当看到反弹出现需求不足的时候,持仓者离场。接下来价格再次急速冲向支撑,这是超卖行为。空头持仓者预警,一旦不再创新低,立刻离场。随后的反弹没有吸引到买家,后市方向取决于接下来的回落当中。价格回落到C的时候,有大量资金涌入,但是高量说明供应依然存在,等待新的二次测试。C之后上涨需求不足,这会导致价格回落刺激新的需求。但是回落依然无力,市场进入了死角。接下来的突破确定方向。
橡胶后市发展继续上涨(图6.10A),死角突破后,价格进入上涨阶段,但是上涨过程中出现了突破幅度缩短的状况,说明需求不足,这种背景下巨量出现在了回落当中,并且需求线被突破,告诉我们需求耗尽,供应主导市场。
如图6.11所示,K线12是成功的二次测试,证明下跌趋势终止。K线12之后价格出现带量上涨,说明K线12吸引了买盘跟随,也说明二次测试的结果是需求强劲,价格会继续上涨。我们的第一目标是K线8的阻力区因为那里有被套的大众交易者,他们正焦急地等待价格涨回来,他们能够保本抛售。如果出现J0C,我们等待第二个进场点(在低量回调的时候)。
如图6.12,K线6的出现,首先否定了J0C的可能,因为在阻力区出现了供应扩大的现象(高成交量阴线出现在右手边阻力位,这是非常清楚的熊市信号),背景已经变弱。K线6是重要反转柱,因为这个阴线包含了前一根K线,在英文中叫作 0KR,表示市场的行为已经转变。第二张图是熊市抄底的后果!
如图6.12A所示,K线6之后,卖盘有跟随。接下来的反弹没有过50%,根据威科夫 50%原则,市场继续看跌,UT是个做空点。第二个做空点在破冰后回测冰层位置。冰层是主力资金为了派发而设立的,一旦突破说明主力资金不再保护冰层,因为他们在派发区内的派发接近结束,大众交易者在满仓的情况下,已经无力再投入(需求耗尽),导致价格穿过冰线。冰线的突破意味着价格会深度下沉。
JOC 回测确认牛市特征
如图6.13所示,K线d是J0C回测,可以进场,然后出现连续的阳线,特点是更高的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这是牛市特征,确认了我们的进场,也延续了牛市的秩序。如果没有这种情况出现,价格可能进入横盘整理阶段(我们等待下一个J0C 和回测再进场)。一旦出现阴线回调伴随扩大的成交量的现象,减仓或平仓离场。
如图6.14所示,从H开始的巨量上涨再次给了公众舞。前期被套的公众再次燃起了希望,伴随着美丽的发财梦想,有的借钱加仓。场外其他买家看到涨得这么漂亮,纷纷涌入市场。1进入阻力区,只要J0C,就能恢复上涨趋势的秩序。但是J0C需要钱,要知道顶部价位聚集着众多被套的公众,他们正着急地等着回本,而要吃掉这么大供应,市场需求巨大的资金,这种资金规模只能来自主力机构,公众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很多主力资金的出货现象,他们现在能一下子变成买家并解救那些被套的公众吗?显然不会。1的巨量消耗了大量需求和供应,如果主力资金看涨并且使用更大的资金来吸收顶部供应,价格会J0C。但是J的量价行为让我们完全看清了主力的意图,他显然还在出货,他没有站在买方的队伍里。从这里开始,平安银行从顶部 14 元左右一直跌到 7.5 元以下。
反弹有跟随
如图6.15所示,K线5之后的反弹有跟随并把价格带到阻力区,这时我们看到接近阻力的两根K线,低量说明供应不足,高收盘表示吸收行为(阻力区的吸收行为导致 J0C)。接下来的J0C再次确认了再吸筹,符合预期。如果后面是无量回测,我们可以进场(或加仓)。
最后一根 UT 出现了超买行情和供应进入行为(高成交量),这是个威胁,关键是接下来的回落中供应的力度,如果供应逐步耗尽,我们可以进场,否则必须等待新的机会。
上涨当中出现巨量上影线说明供应扩大,上涨的势头被削弱。背景中有这种弱势行为存在,接下来的上涨多数不会持续太久。公众往往因为后市的猛烈上涨而忘记了背景中还有个弱势行为存在。而作为聪明钱,选择不再做多,而是择机出掉多仓。但是他们不会马上做空,而是等待右手边的需求耗尽再动手。
阻力的判断方法
如图6.16所示,K线8之后,价格回调,成交量没有扩大说明供应没有出现,需求还是占上风,可以进场。进场后,如果出现放量的阴线,立刻离场。这里我们总结一下阻力的判断方法,阻力是否成立,关键在于供应,而衡量供应大小的是在回落当中。阻力区是有大量卖单等候,这是对上涨的压力,主力资金如果看到更高的价格,他们必须把这些压力高价吸收。他们决定吸收的表现就是下跌没有任何空间和跟随,因为只要有卖单就被吸收。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三高量增和逐渐形成的高支撑。
供应耗尽,JOC 出现
如图 6.17 所示,K线2没有卖盘跟随。K线3创小幅新低,但是收在高位,而且成交量超过K线2,说明有更多的需求在吸收卖盘。
K线4是二次测试,但成交量依然大,供应还没有被清除,收盘为阳线说明有需求在努力吸收供应。目前为止,市场处于关键阶段,但是从K线3起来的走势中,下跌幅度明显小于上涨幅度,说明供应在逐步耗尽,需求在保持力量。这里的关键是背景没改变,依然是上涨趋势的秩序。如果出现放量下挫的情况,是对K线2的跟随。K线4之后的阳线收盘高于K线4,说明需求吸收卖盘后继续控制市场,随后的回落的关键是供应耗尽,导致J0C出现。接下来K线5和6是测试J0C跳离点,低量小柱给了我们进场机会。
如图6.18所示,K线4符合进场条件,因为回落过程中没有大幅卖盘加入,同时K线4是Spring,我们买入,止损设置在K线3的下方。我们期待接下来有阳线跟随,K线5确认了我们的进场。这里有一个疑问要解答,那就是成交量没有增加,这种情况下需要等待跟随来确认需求是否主导市场。下面的图6.18A是接下来的走势,K线5之后的一根成交量依然没增长,但是我们仔细看K线,这一根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成交低说明供应不足,而高收盘和新高说明需求大于供应。K线5之后连续3天成交量很低,让空头持仓者看到了希望,他们期待一个大幅回落出场。而这种低迷上涨没有吸引到很多买家入场,他们等一个合适的回调入场。但是市场没有满足他们的期待,而是缓慢上涨。最后空头因忍受不了而平仓,多头因为等不到回调而追高,导致后面的急速上涨。分析市场,多从参与者的处境方面分析他们可能的做法。
下降停止行为
如图6.19所示,价格迅速跌破K线1和K线2处的支撑,有些超卖的味道但是没有迅速反弹,说明需求不足,随后市场继续下跌。K线6是前期支撑处的 Spring,是下降停止行为(也是小型抛售高潮),我们需要二次测试来观察后续市场的供应是否缩小或衰竭。K线6后面是二次测试,成交量缩小,表明供应衰竭,可以进场。K线7之后出现强势上涨(需求强劲),然后又是低量测试,形成了死角。在支撑区形成死角,供应不足,此时需求稍作努力就能引起价格上涨,后面一天出现了死角突破。但是这个上涨面临的第一个压力就是冰线区,如果已经做多,冰线是出场价位。K线8是回调中出现的Spring,表明需求吸收供应并把价格抬高。如做多,需要二次测试确认,因为这个 Spring 的量告诉我们供应没有减弱。此时空头更关注反弹过程,如果他们看到反弹没有需求增加的现象,他们会立刻做空。
第一目标后的停顿
如图6.20所示,在到达第一目标后有停顿,停顿期间连续的高成交量说明供应依然强劲。市场并没有改变当前的熊市背景。我们说过,要想熊市背景转变,必须看到需求出现并持续,此图中并没有出现需求。相反,经过一段时间的停顿后,市场在供应的控制下,价格大幅度下跌。
如图6.20中方框所示,我们看到J0C的支撑被突破,突破过程中的卖盘明显增加。这种行为告诉我们:要想支撑有效,接下来必须是强劲需求出现,不但有能力吸收供应,而且有能力抬高价格,但是我们从方框中没有看到这种行为,这是无需求反弹,直接结果是价格继续下跌。
如图6.21所示,S0S后测试结果是阳线出现,表明需求继续控制市场可以进场。接下来出现J0C,确认了我们的进场。在回测J0C的时候,我们有了新的进场点。其中第一次回测的量很大,说明浮动供应依然存在,我们期待第二次测试。后面的回测是个小十字星,回测过程就像蜻蜓点水,明显供应不足,这是比较好的进场时机。
这里分析一下 J0C的内涵。面临阻力,专业交易者迅速把价格拉高,能够看出他们倾向是看涨,我们能够看出这一点是因为足够的成交量支持这个上涨。这么急速的上涨,让很多买家措手不及,他们错过了买低价的机会,他们只能再等待低价出现。同时,这种急速上涨让持仓的空头恐慌,恐慌当中的平仓给价格上涨又增添了动力。但是也有在上涨当中追进来的公众,主力资金会用枯燥行情把踢出市场。
K线1-2期间的低幅低量震荡说明市场进入枯燥状态。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投资者的一种观望态度(主力资金没有动作)。价格没下去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卖单(供应),同时没有买单进入市场,导致市场进入短暂的僵局。此时正好处于支撑区,需求大于供应,如果供应不足的话,有利于价格上涨。在这个时候,买方只需很小的力向上竞价,就能把价格挺起来。K线2后面需求进场,价格上扬,我们可以进场,接下来的连续上涨确认了我们的进场。
死角之后有一波很大的趋势,但是公众对枯燥行情非常厌恶和嫌弃,他们认为市场已死,不值得交易。公众这样理解也不奇怪,因为公众以视觉印象和表象作为判断基础,猛烈的K线和突破对他们更有吸引力。然而他们对猛烈K线的背后意义不去研究,很多时候猛烈上涨的K线是一种严重透支体力和超买行为。我们操作市场的时候,对于这些特殊的枯燥或者猛烈的行情,首先要考虑主力资金对此有什么反应。看到猛烈上涨,如果主力资金看涨的话,他们不会出货,但是会让市场进入枯燥行情,让跟风买入的公众感到失望和无奈,并卖掉股票。当公众卖出之后,供应耗尽,价格开始上涨。相反在趋势出现猛烈上涨之后,如果主力资金不再看涨,他们会利用这个市场行为出货,导致价格大幅度回落或者巨量不涨。因此,我们的判断习惯要从表象进入本质,而不是单凭表象做决定。
Spri鉦鳥ぽ昭古郑 顱勀泣昵毑葩ぢ茉败運㖨ㄆ陲式
如图6.23所示,Spring之后,出现增量阴线,这个阴线不仅下跌突破了震荡区,而且也跌破了上升趋势线(需求线),需求没有恢复力量,我们不能行动。如果后面出现反弹并突破跳空柱的时候,说明需求战胜供应,我们可以进场。任何时候我们进场做多之后,不能放下不管,因为进场后最初阶段的风控尤为重要,它可以让我们在亏损最小的时候离场。比如本次行情进场后必须看到需求依然占上风和供应不足的局面,任何和我们期待相反或者让我们产生怀疑的行情,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离场等候,而不是期待市场给钅蓦鎣傥篭沒们恩惠。
如图6.24所示,冰线突破后,K线6开始的无需求反弹,导致供应价格继续下跌。这里如果根据表象交易的话,一定要看到测试冰线,就没有得到进场的机会。但是根据市场内涵思考的话,任何无需求的反弹都是确认下降趋势秩序的核心。在这里最能体现按照表象交易和按照内涵去交易的区别。冰线突破,新的趋势开始和原趋势彻底消失,冰线本身是主力资金为了高位派发自己设立的支撑,他们派发完毕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不再防守冰线,或者说撤掉支撑,因为他们派发完毕,不会再建多仓,直到吸筹阶段。价格没有主力资金的力挺,等于没有重要的需求在场,导致价格持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