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走势图的时候,观察角度应该深入到价格背后,而不是表象。对市场的判断,首先要有理论基础,比如突破阻力的理论基础是:阻力上的任何卖盘(包括非常有威胁的卖盘)都被需求全部吸收,并且需求占上风。
当我们在图上从价量关系上发现吸收行为时,我们知道突破阻力的理论基础已经成立,由此判断阻力会被突破。以后我们每次分析走势的时候,先考虑理论基础,然后在图中找能够确认理论基础的价量,这种方法叫作市场本质交易法。
下面几个案例集中了本书中的主要知识点,图中详细描述了行情判断交易计划和危机管理。
阅读时,先自己思考,然后看分析,最后在下一章看结果。
超卖之后
如图5.1所示这是 2009年8月份期间的美国白银期货日线。
价格在底部突破趋势线之后开始上涨,这个底部没有我们经常看到的准备过程。没有准备过程的上涨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属于熊市反弹,很快就结束。当价格回到冰线的时候,短K线告诉我们需求不足,然后出现了巨大压力(B)。根据好中最好的进场原则,这里如果小柱可以进场,但是现在超长十字星是个区间行为,所以这里我们把它理解为小高潮,既然这样,我们等二次测试。
第二天出现了二次测试,但是量依然大,说明需求还没有完全耗尽。这里是考验我们的时候,守住原则还是随意改变?假如一部分朋友没有守住原则,现在进场做空了,进场后的风控应该怎么样?如果价格下降,压力不能减少,反弹不能有需求,才符合下降趋势的秩序。
熊市中 Spring 的突破幅度更重要
如图5.2所示,上涨到A的位置,给持仓者发出了警告。一个警告是逐渐趋于垂直的需求线,再就是成交量和波动幅度同时扩大的现象,表明上涨进入高潮阶段。上涨进入高潮意味着上涨即将终止,确认行为是接下来几天价格不再上涨,并抹平了高潮那一天的大部分涨幅。后面的深度回落证实了我们的推测,供应增加了。在横盘过程当中,买方的几次比较大的努力都没有创新高(但是这当中的阴线的成交量都没有减少),这是派发
的特征。1开始的反弹,以努力没有结果结束,这是供应增加的证据。特别是2的那次上涨,以需求耗尽结束,现在到了好中最好的进场时机,假如我们在此做空,初始止损放在A的上方。价格破冰到了前J0C的支撑位置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在进一步看后面的图之前,我们可以推测多空双方的行动计划。空头持仓见到B的强反转行为会紧张或平仓。多头看到支撑的强力反弹,会动手抄底。如图5.2A所示,多头抄底之后连涨两天,继续持仓。无论是空平还是建多仓,多数公众都受了B的形状的影响。在下跌趋势中,长下影K线的最重要的部分是低点和成交量,因为价格大幅度降低,是延续了下降趋势的秩序,而且高成交量代表供应依然过剩。高收盘的确表明有需求进入,但是这不能否定供应依然过剩的事实。如果要做多,供应耗尽是重要依据,现在还没有。
面对阻力位的走势判断
如图5.3所示,波音股票经历了超卖和恐慌抛售(1)之后,开始盘。2是成功的二次测试,因为成交量小于恐慌抛售阶段。K线3处于高支撑说明需求在增强,同时回调的成交量和整体相比出现递减,说明供应在减少,这是个非常合格的测试行为,市场没有向下的压力。后面的阳线量增说明需求还在增加,没有创新高说明主力资金还在被动地吸收,没有主动向上竞价。后面出现的一天回落,量小和没创新低说明压力不大。价格现在进入了枯燥阶段。吸筹阶段的特征就是前期波动很大,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进入波动很小的枯燥阶段。我们知道死角预示着走势的大动作,而这个死角中需求大于供应,因此我们判断死角之后的走势是向上突破,后面的突破趋势线和J0C确认市场在进行吸筹。吸筹的确认说明价格即将进入上涨阶段。
K线X测试冰线,冰线是供应区(阻力),这里由于抄底的大众交易者被套,产生很多卖单。仔细观察测试冰线前A和B的距离,以及B和冰线的距离这是明显的上涨幅度递减,我们称之为SOT,属于价格停止行为。另外K线X的成交量和波动幅度没有在阻力区大幅扩大,说明市场缺乏足够的需求来突破供应区。
交易计划:在熊市背景下,上涨至前期阻力区,遇到阻力并出现停止行为,行情继续看跌,K线X位置可以做空。止损在58。持仓期待是接下来的三低量增跟随。
危机管理:如果带量长阳或者收于中间之上的下影线出现,立刻离场。
如图5.4所示,黄金处于上升轨道背景,价格上升中出现J0C(跳离区间),特点是扩大的成交量和波动幅度,这是进场的预备信号,如果出现低量回测或者价格没有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我们可以买入。
第一个跳离区间之后,出现低量回落,是进场时机。接下来的横盘是对持仓者的考验,因为这个横盘看起来非常枯燥。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发现价格逐渐形成高支撑和递减的成交量,说明供应不足,这是明显的吸收行为。吸收行为的另一个特点是凡是比较有威胁的下跌都立刻遇到支撑,表明需求的抗压能力强。吸收之后的上涨秩序非常完整,每次的回落都是低量小柱,然后继续上涨,直到突破超买线(X),这是个关键位置,如果市场真的出现超买现象,说明需求被大量消耗,这会导致供应占上风。从接下来的回落强度来看,三低量增告诉我们供应增加,这个回落强度打破了上涨趋势的秩序。
如图5.5所示,K线1是停止行为,也是需求扩大的行为。它的特点是高成交量,缩短的波动幅度和高位收盘,表明有需求接盘,市场的行为改变。K线2是开盘以来第一个回落K线,虽然K线很长,但是看成交量,没有任何增长,说明供应没有上来,如果供应扩大,K线2对应的成交量应该高于前一天成交量,因此K线2需要跟随来确认供应进入市场,否则这个猛跌是震仓。K线3非常重要,首先,它表示卖盘没有跟随,加大了震仓的可能。其次,它是需求(1开始的高量反弹)后对市场的测试,从3后面的三高阳线看出,测试结果是需求依然大于供应,是价格继续上涨的基础。再次,它是 Spring,也是跌幅减小,属于停止行为,而且成交量持续低迷,说明缺乏供应,预示价格会上涨。
以上三点确认需求依然控制市场,价格快速反弹到的事实,确认K线2 是震仓(震仓过程中甩掉了很多跟风的大众交易者)。K线X是JOC,我们期待低量回调后进场,但是回到支撑的时候,供应的持续扩大让我们放弃了进场。观察X-4这波的成交量是在递减,也远远小于3-X的成交量,说明这次回落中,供应没有持续扩大,那么X-4中价格在持续下跌,不是供应扩大所导致,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价格下跌呢?
这种低量小碎步下跌的原因是需求匮乏,主力资金没有参与竞价而让市场枯燥下滑,目的是甩掉前面突破时买入的大众交易者(大众交易者的行为可以从突然增量的K线X看出,是那种急速上涨的长阳引诱了大众交易者买突破)。这种下跌一旦找到了需求会迅速反弹(因为下跌中没有供应,少量需求进入就占上风)。K线5给了我们答案,需求进入导致反弹开始。
K线5开始的反弹快接近前期X附近的阻力位的时候,出现了两根回落这个回落意义重大(和前面3的意义相同,都是上涨前的供应测试),因为低量说明阻力位置附近没有大量卖盘出现,也就是说这个阻力没有起到阻止上涨的作用,确认了上涨趋势的秩序,这会直接导致J0C。我们看回调后出现连续两根阳线反弹,这是吸收行为(需求吸收了阻力位置上的供应)结束的现象,同时递增的成交量说明需求强劲。K线6的J0C是对吸收和需求强劲的最好确认,我们耐心等待低量回测后进场。后面一个小十字是测试,伴随降低的成交量,这是我们最好的进场时机。K线7是测试的结果,需求大于供应,价格正式离开震荡区并进入上涨阶段。后面从超买线回落的过程确认了上涨趋势的秩序,因为低量小柱说明没有供应压力。
无供应回落之后价格继续上涨,在丫的位置出现了J0C,但是这波的突破幅度同7的突破幅度相比大幅减小,说明需求乏力,特别是回到 J0C 突破点的时候,如果低量,说明价格还会涨,但是量增突破支撑以及后面的跟随,告诉我们供应压过需求,此时必须缩紧止损(可以放在最后一波的 50% 位置)。持续和迅速的回落破坏了上涨趋势的秩序,止损走人。但是这个过程让我们想起了X-4,这又是主力资金在玩弄买突破的大众交易者。Y之后的快速下跌有可能是超卖行为。基于这个假设,我们看是否出现吸筹过程。价格在支撑线(下轨)有初次支撑后,出现超卖高潮(K线8),如果把前面一波急跌看作恐慌抛售,8就是震仓。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义,两者都是迅速消耗供应的行为。9是停止行为,表明供应耗尽,然后直接出现J0C,这是对吸过程的肯定,同时表明价格进入上涨趋势的秩序。低量回调到Z确认了上涨去趋势的秩序,我们重新进场,
K线8非常有威胁,它强力突破了支撑线,这是趋势反转的信号,但是突破后马上面临 J0C 的跳离点(它是需求超过供应的重要支撑区),恐慌抛售正好发生在支撑区,这是主力资金的接盘行为。K线9的成交量立刻大幅缩小,说明K线8的供应到这时没有继续,这里可以进场。K线10是扩大成交量的反弹,这是对我们进场的确认,说明需求已经吸收了所有供应,并占主导地位。
交易计划:牛市会继续。超买线是上涨的第一个目标价位。
危机管理:如果价格突然回落,并且成交量扩大,就要止损出局。
如图5.6所示,K线D同前一天相比,波动幅度大幅缩小,但是成交量在扩大,这是停止行为,价格上涨因供应扩大而遇阻,这是个危险信号。停止行为经常导致价格回落,如果回落是阴线伴随扩大的成交量,属于对停止行为的跟随,价格会继续下跌。D处于阻力区,当价格遭遇阻力的时候,低量回落表明卖盘没有涌入,对价格上涨没有威胁。
从C到D的上涨,需求大于供应。这种背景下的价格回落,如果是低成交量,说明供应没有上来,那么价格继续上涨。而实际上,从K线E开始回调,成交量迅速缩小,说明没有供应参与这个回调。
如图5.6所示,在图上左面的通道中,AB是需求强劲波,价格突破超买线之后回落,这个回落没有超过AB的50%,而且量递减,这是牛市没有受到威胁的表现,确认了上涨趋势的秩序。然而当价格恢复上涨的时候,有两个需求匮乏的信号,第一是突破幅度减小,第二是这个上涨波的整体成交量很小。这些行为告诉我们价格会出现回落。另外从派发角度分析这个趋势,AB的上涨角度近乎垂直,这种急速上涨是主力资金因急于离场而制造的抢购高潮,自然回落后的二次测试是低量上涨(同AB相比),这说明上涨背景开始改变。在回测支撑的时候,C的成交量降为最低,卖盘已经无力突破支撑,导致需求进入并抬高了价格。但是这种急速上涨冲向前方阻力区的行为,有超买高潮或者为了继续高位出货的嫌疑,证明方式就是回落幅度和量。如果大幅度量增回落,确认了超买高潮,如果停顿的时候价格没有大幅度量增回落,说明阻力区上没有出货现象,这是价格继续上涨的信号。
交易计划:从E开始的无量回调说明供应还没上来,但是如果接下来有卖盘跟随,而且成交量扩大,说明供应扩大,我们应该放弃买入的计划。如果E之后的回调还是短K线伴随小成交量,我们可以在CD的50%位置有停止行为的时候进场。
危机管理:进场后,如果没有出现连续的上涨和递增的成交量,立刻离场誼氇陛綫恢型
如图5.7所示,大趋势是在熊市通道中,背景由卖盘控制。价格触及超卖线之后迅速回升至K线2,这个阶段从成交量看出需求强劲,为突破冰线打下基础。
K线2面临的是阻力(冰线),要想突破阻力,市场需要强劲的需求吸收阻力区的供应(如果有供应扩大的话),K线2之后的两天价格小幅低量回落说明供应没有出现,价格突破冰线的可能增大。K线3突破冰线,同时突破趋势线,这是需求战胜供应的现象。但是K线3太急,有超买或者抢购的嫌疑,我们预判接下来几天会调整,第一支撑在冰线,第二支撑在K线3底部。
K线3的快速突破,需求强劲,接下来需要持续的上涨,或者至少不能失去动力(回调超过 50%)。如果回调超过K线3的50%,说明供应在增强。如果突破K线3的低点,说明供应大于需求,因为K线3是需求的来源。K线3后面一天,属于回调,成交量略有减小,我们期待回调停在K线3的低点之上,然后继续上涨。
交易策略:如果回调以低成交量在支撑位置结束,进场做多;第一目标价位是上方前阻力位置(已经画线)。
·第一支撑是冰线。
·第二支撑是K线3的低点;如果向下突破第二支撑,等待K线1-3的50%出现停止行为进场,但是到达支撑必须是递减的成交量和小K线。否则,放弃交易。
第三支撑是1-3的 50%位置;如果下跌超过50%,熊市恢复。
如图5.8所示,K线1反弹突破了供应线,供应出现不足的现象,随后的2根K线价格继续上涨,这是强势特征,唯一的缺点是阳线长度在递减,这是 SOT,属于停止行为,会导致价格回落
K线2是二次测试,这里出现Spring,但成交量太高,说明突破吸引了大量卖盘,这不是理想的二次测试。但是K线2的高收盘说明是买方(需求)把突破过程中的供应全部吸收,并且战胜了供应。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如果K线2想继续下降趋势,它应该突破支撑,并且有阴线跟随。K线3表示需求没有跟随,但是这次的成交量大幅缩减,说明供应不足,此行为会导致需求积极进入。大众交易者看到K线2的带量突破,认为趋势会恢复下跌,事实上K线2是主力资金的一个策略,目的是买光底部的股票。
行情预测:行情看涨,可以进场,第一阻力在X位置。
危机管理:进场后必须出现三高来证明供应耗尽,如果上涨至阻力位置的过程是成交量和K线都很小,说明K线2和3的行为没有能吸引到更多的需求进场,那么我们立刻离场。
如图5.9所示,画线:为什么阻力线划在K线1的顶部?因为K线1是跳水柱(垂直供应柱),它以长阴和成交量突破了Y,说明供应超过了需求,K线1上方是供应的来源。K线1顶部被强力突破是进入牛市的前提。
市场大背景是熊市,我们需要观察下跌过程是否有停止行为出现。K线X看似抛售高潮,如果二次测试成功的话,会导致市场进入吸筹阶段,然后进入牛市。抛售高潮之后,出现了成功的二次测试(高支撑,低量),结束了下跌趋势。价格进入震荡区后,成交量随着时间延伸持续减小,这是主力资金长期吸筹的结果,供应在慢慢耗尽。在吸筹区内,价格开始形成高支撑(K线2那条支撑线),说明主力资金的最低收购价已经提高,底部供应耗尽,这些是吸筹即将结束的信号。这里注意K线2附近连续4天的低迷状态(低量非常小的日内波动),这是非常明显的主力资金的悄悄吸筹的特征,可以看出主力资金在控制价格上涨。
K线2是支撑位置处的Spring,这确认了吸筹在进行,低成交量说明已经没有供应,价格随时会起飞。2-3的上涨处于震荡区的右手边,在右手边我们看到供应枯竭(K线2附近的低成交量)以及需求扩大(2-3上涨过程的高成交量)。如果我们认为这波上涨是S0S,需要回落来确认。
交易计划:现在K线3到了供应区,如果后续出现强势上涨并J0C,说明需求吸收了全部供应,使市场进入牛市。J0C之后,价格再次回落到跳离点的时候,如果是缩量并伴随短K线,我们会进场做多。
如果在阻力位(供应区)出现带量阴线,说明供应再次扩大,那样的话,说明浮动供应没有被彻底清除,接下来或者震仓,或者熊市可能会继续。如果是震仓的话,等待二次测试来确认供应耗尽。如果继续熊市的话,等待破冰回测做空。
震仓的作用
如图5.10所示,橡胶经历了恐慌抛售之后进入盘整期。这个盘整期起了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突破了下降趋势线,证明供应消耗大,第二个作用是在高支撑底部低量不跌,这个是非常明显的吸筹特征。我们看出来吸筹特征之后,做多是唯一选择。
恐慌抛售之后并反弹到A的过程,低量小柱说明需求不足,会引起回落。回落依然低迷告诉我们供应不足,市场出现成功的二次测试,市场已经失去了继续下跌的动力,同时下跌秩序被打破。
B量增突破,迅速反弹证明B的突破是震仓。震仓本身是供应耗尽的行为,迅速反弹是证明。在之后的上涨当中,我们看停顿的特点:低量停顿告诉我们供应压力已经不存在,这是继续上涨的基础。也是进场点。
上涨到前面垂直供应柱的压力区的时候,出现停顿状态,说明需求不足这种情况对成功突破造成了困难。持仓者看到这种情况也做好回落的准备,解决困难的方式是低量回调或者直接快速越过阻力区。但是迅速跳水刺激了持仓者的情绪,如果当时情绪稳定,能够给市场一点空间,就把止损挪到最近支撑的下方。如果反弹证明这个跳水是震仓,不会引起长久的下跌。如果后面跟随下跌的话,说明市场的买方态度起了变化,他们也跟着一起出货,这种情况是市场行为改变,持仓者不能再抱幻想,认赔离场。
凡是这种急速超长的阴线都有超卖行为的成分,因为它快速消耗了市场的供应,有反弹就证明了这一点。继续看图 5.10A。
接下来价格没有创新低,供应开始不足。继续下跌的压力减轻,这是一个好现象,持仓者坐稳。另外,大跌形成的底部恰恰是前面的主要支撑区。快速下跌冲向支撑区的行为是主力资金接盘的行为,之后没有继续下跌证明了这一点。此时的做多策略是等待震仓之后的二次测试(必须低量小柱)。
如何分析支撑上的供求关系
图5.11中背景是牛市,现在处于回调中,股票正在测试支撑。支撑的形成是因为K线7是垂直需求柱。
K线1破冰,我们期待价格继续走低,但是下一根K线是阳线,并且低点高于K线1,说明需求在吸收供应并且把最低价抬高,这是个重要细节,最低价提高说明买方扫清了底部的筹码。现在我们必须观察二次测试的过程来确定下跌是否继续。
K线2开始二次测试,但是其低成交量说明价格回落中供应没有扩大,这会导致需求积极进入。K线3出现Spring,成交量扩大而收盘在高位说明需求吸收了供应,我们需要低量的二次测试才能证明熊市结束。接下两根K线是对二次测试的跟随,行情看涨。K线4虽然创短期内的新高,但是高成交量,收在中间位置,说明有浮动供应。但是随后的回调过程成交量缩小,说明供应枯竭,价格还会继续涨,特别是箭头所指处,下跌幅度缩小,但是成交量扩大,这是需求进入的结果,属于停止行为。后面的低量上涨和上影线,以及上涨幅度形成了 SOT,告诉我们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回落。
K线5是牛市回调中的Spring,它有个缺点是成交量太大,虽然高收盘说明需求已经全部吸收了供应,但是低量二次测试才能证明供应耗尽。K线6的性质和K线4是一样的,市场上依然有浮动供应。
K线7之前的低量小 Spring 是震仓之后成功的二次测试,证明供应耗尽会引起价格上涨。K线7是垂直需求柱,需求柱的底部是支撑,当价格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这里是个进场点,前提是测试必须低量短K线。从K线7开始,上涨速度加快,趋势线呈垂直状态并突破超买线,这是超买行为。连续的放量,告诉我们市场可能进入抢购高潮,抢购高潮一旦被确认,牛市将会反转。K线8之后的顺利下跌确认了前面的高潮行为。
K线9是二次测试,这次上涨的成交量已经远远小于7~8这一波的成交量,说明这是个成功的二次测试,确认上涨趋势终止。K线10是主力资金主动降价满足大众交易者的需求,同时上升趋势线(需求线)被突破,再次说明需求耗尽。
K线7是垂直需求柱,底部是支撑,我们期待价格低量回测支撑,然后择机进场。K线11快速冲向需求区(支撑区),而且成交量扩大,这是超卖行为,也是需求扩大的接盘行为。接下来的阳线表示需求继续占上风,同样也确认K 线 11的成交量中买盘大于卖盘。但是这个反弹不是很顺利,因为第二根成交量扩大,收盘离开高点说明反弹遇到了供应。我们期待在二次测试过程中,这个供应被吸收。
交易计划:K线12是二次测试,这次价格在支撑位之上止跌,中间位置收盘说明需求战胜了供应,虽然成交量略增,但是和前面的恐慌抛售相比,成交量减小。这个二次测试的重点在高支撑上出现接盘行为。
危机管理:进场后,我们希望看到连续的上涨(三高),并伴随递增的成交量,即使出现再次测试,我们希望看到短K线和小成交量。但是一旦出现相反的行为,我们立刻离场。
如何分析阻力上的吸收行为
首先我们关注上涨过程,原因在于停顿阶段都是低量。持仓的时候看到这种停顿,不用紧张,因为这是市场行为的自然规律。当价格走到阻力区之前,我们应该事先想到那里会有麻烦,并提前写出几种可能状况,做好应对计划。
价格急速冲顶之后出现UT,这里注意K线1之后的那个UT细节,这一天创了新高,但是看成交量,低量和低收盘说明需求不足,这种情况恰恰发生在供应区(阻力区),说明价格继续上涨动力消失。后面X的出现,证明了
前面的急涨是小高潮。2是无需求二次测试,说明上涨趋势的秩序被打破。K线3大幅下跌并吞没K线2,说明供应占上风。但是3~4的下跌速度反映出超卖行情,我们知道超卖之后价格至少有个反弹。但是之后的反弹过程(一直到5)中没有大量需求支持,因为这波充斥着短K线伴随小成交量,这是熊市反弹的特点。在市场上供应很强劲的背景下,价格回升没有带来需求,供应则会再次积极进入,导致价格续跌。
交易计划:价格回到阻力(供应区),但是整个上升过程没有吸引到足够的买单入场;如果接下来的K线是放量阴线,我们会择机做空。
危机管理:如果在阻力位做空,我们期待下跌伴随成交量递增,否则,离场等候。如果持仓,需要下跌的秩序形成(下坡量增创新低,上坡无量反弹)。
如何使用相对强弱分析来选择股票
很多人热衷于利用解读消息来选股,这种方法有点像赌桌上的猜大小。要知道主力机构的行为影响着市场的走势,我们只需要在图上利用价量关系和供求关系来读懂主力机构的意图就足够了,然后跟随他们在消息公布之前采取行动,因为他们获取消息的正确性往往比我们自己解读的正确性要高。
利用市场自身行为选股是指对比大盘和个股的相对强弱,用这种方法之前必须要了解的知识:停止行为,价格的强弱表现,市场的供求关系表现以及支撑的意义。当大盘走弱的时候,某个股票没有随着大盘创新低,反而坚挺在某一支撑上(回调没有超过50%);当大盘恢复上涨的时候,这个股票的上涨幅度更大。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这样的:由于大盘持续走弱,大众交易者因恐慌而抛售此股,但是有大资金在利用这种行情积极收购这只股票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证据判断这个股票会涨。在 2008金融危机的时候,大众交易者因恐慌而抛售高盛的股票,然而巴菲特却斥资50亿美元买入高盛,之后股票曾一度继续下跌,记得当时媒体和大众交易者在笑巴菲特,说股神也有看走眼的时候,然而大众交易者们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一年,高盛股价翻了一倍。我们可以把大盘日线图打印出来(或者放在一个屏幕上),然后再选择强势板块中的龙头股,并逐一同大盘比较。当大盘走弱的时候,如果有某只股票坚挺在某一支撑上;当大盘恢复上涨的时候,个股的涨势超过大盘。这只股票就是你要找的交易对象。
图5.13 是股票和大盘的对比图,上方是个股,下方是大盘,直观上看,这个股票现在值不值得买?
在1和1a的位置,个股和大盘都创了新低。回升后,看价格回落幅度2和 2a,大盘回落接近 50%,但是个股回调仅仅30%,说明个股强于大盘但是当大盘反弹的时候,个股不但跟随反弹,而且反弹幅度强于大盘。同样3和3a相比,个股回落幅度小于大盘,而反弹幅度大于大盘,再次说明个股强于大盘。
关键是4和4a,当大盘大幅下跌,甚至跌破年内最低的时候,个股反而顽固地坚守高位支撑,说明有人在利用大盘狂跌造成的恐慌而大量收购这只股票,他们如果看跌这只股票,他不会大量收购,他肯定是有根据认为这只股票会给他带来利润才收购。
既然从相对强弱上看出,个股强于大盘,我们下面具体分析一下个股看是否有买入信号。如图5.13A所示,我把个股放大(这里使用了K线图)。市场的大背景是熊市后进入区间交易,那么这个区间代表派发还是吸筹,还是永远震荡下去?首先仔细观察这个震荡区的位置,一直在最高和最低点的 50%位置之上,这种回调属于正常回调,不会影响趋势的方向。最左边的垂直下跌是超卖(这里属于恐慌抛售),然后没有经历吸筹阶段,价格迅速反弹,这种现象不符合威科夫因果关系,我们不寻找任何进场机会。
K线a是震仓,主力资金故意突然压低价格的两个目的是:逼迫抄底跟风的离场和引诱空头做空。从J0C角度观察市场,K线a是对J0C形成的支撑的回测,但是这个回测带来大量的卖盘,不是理想进场点。K线b是二次测试,从低成交量可以看出供应已经枯竭,确认了震仓行为,在这里可以进场。
K线b之后,价格进入长期的区间交易,至于这个区间是否属于吸筹我们必须看到在价格不再下跌的同时,供应逐渐耗尽。
确定区间属于吸筹最重要的特征是:底部持续低量不继续下跌,向上J0C或者向下震仓(然后迅速上扬)。K线b之后,价格起飞后100%回落这是供求平衡,没有指导意义。这里最关键的是A和B之间,这里为什么形成低位区间?
低位区间出现是因为主力资金在吸筹,他们为了控制收购成本,在尽可能低的价位设置阻力,目的是先把低价位股票全部收入囊中。另外这段时间持续的低成交量也是吸筹的特点,主力资金在静静收购股票。第一个J0C表明低位区间的股票收购结束(进入上涨趋势的秩序),特别是随后的低量回测(确认了上涨趋势的秩序),也说明在低位区间市场上已经没有股票可买。第二个 J0C宣告吸筹阶段结束,市场准备好进入上涨阶段。J0C确认了前面的区间(震荡区)是吸筹,为我们的操作明确了方向。
交易计划:J0C 后低量回测进场。
危机管理:价格无量回落是我们期待的行为,如果出现放量阴线回到区间内的情况,我们立刻离场。
如图 5.14 平安银行日线(2015年 4-6月)。
上涨阶段从A开始的速度让我们开始怀疑。大幅度上涨是个让人欢欣鼓舞的事实,这个不可否认。巨量长阳说明背后有主力资金的参与。那么市场会按照这种节奏长久上涨吗?如果画趋势线,现在的趋势线已经脱离了原来的稳步节奏,开始垂直向上,是否我们熟悉的抢购现象出现?这个上涨是人为的为了上涨而上涨(主力资金为了出货而拉高),还是真的上涨?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来确认市场背景。
B的成交量很大,但是波动幅度严重缩短。这是个很隐蔽的危险行为,因为我们看到了公众买家拿到了好价钱。为什么公众买家能够拿到好价钱?难道是市场中的专家发善心?很显然不是,因为那些人根本不会发善心,个原因是他们手里接到的卖单太多了,有些卖单立刻成交,那些没有立刻成交的卖单就留在了场内专家的手里,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尽快找买家把手里的卖单出手(派发行为)。是这个原因导致公众买家拿到了好价钱。如果我们能够读懂市场内涵,我们从B这里就知道市场背景里已经有出货现象。我们接下来继续看这种出货现象是否还会发生,另外我们要观察买家的能力(需求)是否依然强,来确定顶部的形成。
C是个创新高阳线,成交量增加,但是这个体现出市场还属于强势吗?收盘告诉我们出货继续,C给出信息是:市场出现弱势,非强势。D是第一次在回落中出现放量,这是明显供应大于需求的表示,迅速套住了追高的公众。接下来的两天上涨伴随低量,需求依然不足。
E和F创局部新高,伴随巨量买单。但是内涵上依然隐藏着市场的弱势因为努力没有结果。到此为止,市场自从A那里急速上涨以来,多数都是出货特征,很少有需求恢复强势的表现,告诉我们市场背景已经转变,上涨趋势的秩序被打破,多仓是离场的时候了。
接下来的低量下滑没看出供应增加的现象,告诉我们主力资金还没有放开出货,他们还在高价区等候买单,但是公众会上当吗?
X的量价行为说明供应枯竭,后面的量增阳线说明有买单挺价格。但是涨到G的时候,出货再次出现,后面的放量下跌告诉我们供应在增加。然后这次价格回到支撑的时候再次有资金力挺,价格出现反转。如果接下来反弹,我们有几种准备呢?如果再次拉高出货,图上会是什么表现?如果恢复上涨趋势,图上又是什么表现?
如图5.15所示,市场背景是牛市后形成震荡区间(简称TR),每次价格触及阻力位后放量下跌,这是阻力位的供应开始扩大的现象,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价格会回到震荡区的底部,顶部供应很强劲。
A和B(UT)是强劲供应的结果。价格先是上涨引诱大众交易者追高接盘,同时逼迫空头平仓(空头平仓行为是买入),这个冲高的过程中卖盘方是主力资金,他们在转移风险,行情看起来倾向于派发。
这里介绍一下C,它的作用是促进了行情看跌的倾向,因为这个Spring没能吸引买家进入并把价格推到新高。失败的Spring对背景的判断非常有用,它是明显需求不足的表示。多头持仓中看到这种失败现象,要考虑离场。
我们再看 TR底部双方的力量对比,D区的横排短K线是J0C之后首次回到需求区,这里我们没有看到持续的供应出现,否则价格会突破支撑。在需求区没有供应出现说明支撑没有受到威胁。K线2在测试K线1的J0C时出现停止行为(Spring),是需求强劲的行为。K线3是J0C,也是SOS(K线4的无量回测确认了 SOS),上涨趋势的秩序形成。
在 TR 中,Spring 之后出现S0S 并得到了确认是吸筹阶段的价格行为。另外我们不要忘记现在大的市场背景还是上升阶段,特别是这个TR低点还没有回到整个上涨的50%,这更说明了上涨趋势还没有受到威胁。到此为止我们关键看价格再次涨到阻力区时的双方力量对比,如果阻力区没有出现供应,市场恢复牛市的概率增大。
E虽然触顶急跌,但是回落低量告诉我们没有供应,特别是它没有跟随,说明这次威胁不大。4和后面的K线在3-E的50%位置组成Spring,低量告诉我们突破过程中供应耗尽,在50%挺住说明上涨没有受到威胁。F前面的长阳说明价格准备好冲出TR,但是低量告诉我们需求不足,价格需要回落刺激新的需求,后面的迅速回落说明前面的急涨是小高潮。
K线5是再次回测区间的 50%位置,供应扩大(高量),如果有卖压跟随,区间 50%的位置会被突破,价格会继续下跌并去测试震荡区底部。但是后面的阳线,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市场信息:
1.先看阳线的反弹速度的快慢,快速反弹说明需求保持强劲,另外从反弹速度来看,K线5的下跌更像是震仓。它把价格挺在了50%之上,说明上涨依然没有受到威胁。
2.这个阳线最低点的抬高,说明主力资金的收购价已经抬高,也就是说在阳线的下面已经没有股票供应,这种行为导致价格上涨。
交易计划:综合以上风险,我们更倾向市场在进行再吸筹,不是派发。如果认为K线5那波是震仓,看市场是否对震仓有成功的低量测试再决定进场。
危机管理:反弹之后,如果成交量立刻大幅缩小,说明需求后劲不足这会导致价格回落,如果回落时成交量上涨,说明有卖盘介入,我们应该做离场准备。如果顶部出现A和B的行为,并且有卖盘跟随,我们应该在接下来无需求上涨的时候离场。
当我们看到一系列波峰或波谷,我们要画线。如图5.16所示,2和3的位置是连续的波谷,然后把它们连线并延长。这条线叫超卖线,凡是价格回到或突破超卖线,我们说市场有超卖的现象,超卖之后至少有个反弹,有时反弹带量表示强劲需求,说明趋势会反转。
在震荡区交易中,K线4是大跌中出现的 Spring,这种下跌速度是超卖行为,或者是震仓。超卖行为消耗了很大供应,会引起反弹,接下来我们等待二次测试。之后的超长幅度反弹不正常,属于空头平仓。后面的迅速回落证明了这一点。推动这一天涨到最高点的力量来自空头平仓,怎么知道的?如果在高点价格有需求,价格会继续涨,但是迅速回落,说明没有新的需求续上。这个急速下跌依然属于超卖行为,我们期待反弹。
超卖导致价格反弹。K线5的天量非常重要,首先,价量关系告诉我们K线5是需求介入和停止行为,因为天量的卖盘努力没有使价格大跌,这是努力没有结果。其次,这个成交量是年内最大的成交量,我们可以说它是恐慌抛售或者是终极震仓,终极Spring等,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主力资金为了把底部股票全部收购而制造的恐慌。主力资金同时也在观察突破过程中是否带来他们承受不了的卖盘,如果是那样,价格会持续下跌。但是K线6告诉我们主力资金有能力吸纳所有卖盘,并且这种能力把收购价的最低点抬高。
K线6快速反弹并收盘在高点,收盘价超过K线5高点,确认了K线5那波下跌是终极震仓。当价格回到了阻力位,有没有看到大的回落?或者说有没有大的供应出现,并超过了需求?答案是没有,价格回调到K线7,没有看出下跌力度,反而K线8跳离了震荡区(J0C)。
交易计划:我们判断行情看涨。K线8如果有跟随,说明J0C得到了肯定,即使是回调,我们也希望是缩小的成交量,这样需求还保持优势,上涨趋势的秩序得到了确认,可以进场。
危机管理:如果回落J0C跳离点的时候是高量阴线,我们继续等新的二次测试。如果新的二次测试还是高成交量的阴线,我们放弃进场计划。进场后不是等着上涨,而是观察供求秩序是否符合上涨趋势,一般做多之后,我们期待看到跟随行为(三高),来证明需求强劲。
如图 5.17 所示,接近阻力区的时候,上涨幅度减小(SOT),属于停止行为会导致价格回落。
关键看K线2,是对停止行为的跟随,并且突破了支撑线,直觉上价格还会继续下跌。如果K线2是供应导致的下跌,成交量应该大幅扩大,但是K线2的成交量只是略有上升,给我们的判断造成困扰。观察从底部起来后的整个上涨过程,需求保持强劲状态,因为上坡的力量和成交量明显大于下坡。这波最痛点在50%位置,同时垂直需求柱A的低点也在50%附近,因此 50%是个重要支撑位置。同整个上涨过程比,K线2的成交量不是很明显,市场还没出现SOW,现在关键是跟随和无需求反弹才能证明下降趋势的秩序形成。
交易计划:如果有卖盘跟随K线2,而且成交量继续扩大,说明供应开始扩大,导致价格下跌,我们可以在反弹时做空。相反,如果明天没有跟随说明供应没有扩大,如果出现反弹立刻拒绝K线2的下跌,说明新的需求吸收了全部的供应,我们可以在低量的时候进场,危机管理是不能再次出现放量阴线,进场后应该出现的是需求跟随(三高)。
如图5.18所示,左边背景是熊市,K线1成交量有所增加,而且是阴线说明供应还在继续扩大。当价格反弹到K线2后开始回调,这个回调过程没有成交量增加,说明供应在缩小,市场进入死角。死角预示着一波大的行情很快来临。此时双方都弱,从多头角度看,供应很小的时候,需求只需一点点的努力,就能突破死角,并把价格带入上涨趋势当中,K线3完成了这个任务。后面一根K线向上跳离了震荡区间(J0C),这是个背景改变(上升趋势的秩序形成,然后等待确认)的信号。如果这波放量上涨是需求(我们假设),回测应该是小成交量伴随短K线,这是个买入机会。
交易计划:等待价格回测跳离点,符合测试条件,就买入。
危机管理:如果是放量回测跳离点,放弃进场计划。
从这个周线图中,我们第一眼能观察到什么市场行为?这种行情有没有交易机会?价格处在上升轨道中,但是低迷的市场让人感到不好判断。答案就在成交量上。
市场背景是牛市,看方框内部K线,贴着需求线小幅波动,但是没有任何反弹,从这点能看出需求匮乏。一般需求匮乏将导致价格回调,但不一定导致趋势反转。要想使牛市变为熊市,供应必须扩大。单靠需求匮乏是不能够将牛市转为熊市的,一定是在供应扩大的背景下,需求匮乏才表示熊市即将开始。注意在什么背景下才能使用需求不足的这个市场行为。
在这个图上,我们没有看到供应柱出现,任何一个阴线都没有跟随,说明供应全部被吸收。从周线级别上看,价格可能会回调,但不是反转。
如图5.19A所示,虽然周线的上涨迟缓,需求匮乏,但是日线上价格依然不断创新高,支撑位也不断提高,图上标出了两个重要支撑。
假如看熊,我们应该看到什么?第一,顶部下来的阴线带有大幅扩大的成交量(供应),而且必须有跟随,如果没有跟随,说明供应被需求全部吸收,价格将继续上涨;第二,新高是长上影线,并伴随大幅扩大的成交量,然后也要有阴线跟随。K线3是涨幅缩小(SOT),这是停止行为,会导致回落。K线4是出现阴线和扩大的成交量,这是卖盘在跟随,但是价格还坚挺在支撑上,供应不足。K线5不是卖盘跟随,下跌暂时停止,现在市场处于供求相持阶段,一定要等到 S0S 或SOW 出现再做决定。
交易计划:牛市中需求减弱,会导致价格回落,但不是反转。现在的价格行为是一上一下交替进行,这是因为上升趋势中供应的进入造成,这种行为会带来价格回调,我们这里不采取任何行动,耐心等待J0C或者破冰(SOW)。
什么是无需求反弹
死角是供求力量都弱(就是趋势线和阻力线交叉的位置),市场进入枯燥状态,任何一方稍作努力都会打破僵局,并确定方向。突破死角的后果是价格行为会很剧烈。上升中,需求大于供应,但是现在上涨出现僵局,是供应力量增加或者需求不足导致。
如图5.20所示,背景是上涨中价格突破上升趋势线(同时突破死角),扩大的成交量和阴线意味着市场背景可能会转变,下面关键看价格是如何反弹测顶的。反弹从K线1开始,连续4个短K线,没有任何上涨力度,虽然最后两根成交量大幅增加,但是低收盘说明供应超过了需求,行情看跌。交易计划:现在做空,第一目标是前跳离阻力的位置(上坡的50%位置)。危机管理:做空后如果出现死角现象,要缩紧止损来保护利润。如果出现连续的三高,说明需求开始增加,这时候也要小心,特别是有低量测试的时候,要离场。
如图5.21所示,K线X是停止行为(超卖行为,恐抛售行为),在这里画支撑线的原因是这里需求强劲(属于垂直需求柱区)。超卖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市场大量供应,然后引起反弹。这次大跌前的上涨出现SOT,做好价格回落的准备,并对几种回落方式做好应对计划。这种长下影线容易加强公众的牛市思维,导致误判。上升趋势当中出现这种回落幅度,深度比收盘要重要。
是下跌当中持续增加的供应才导致回调这么深,而且下跌中出现大幅增加的成交量,说明这波下跌行情背后有专业人士参与(主力资金的操盘手或者场内做市商),我们从中能够看出这些专业人士的倾向。
接下来出现急速反弹,给了公众更大的信心追高。那么这个快速上涨是牛市恢复还是再次拉高出货呢?价格到达顶部之后出现的努力没结果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出货在继续(顶部连续两个放量UT证明了我们的判断)。如果有多单,此时最好离场,后面的放量三低(以及无需求反弹)确认了下跌趋势的秩序。
先看K线1,这是对垂直需求柱的测试,这个测试形成了非常标准的Spring,看似进场点。但是有两个问题我们要考虑:第一,这个反弹没有跟随,表明没有需求来推动上涨趋势的秩序形成。第二,K线1之前的下跌波供应占上风(属于下跌趋势的秩序)。在供应大的背景下,Spring 经常失败,需要二次测试。
然而二次测试(箭头所指区域)中的卖盘依然大,这个可以从突破支撑时的成交量扩大看出。另外二次测试后反弹虚弱,说明买方没有兴趣入场(没有需求)。这个二次测试的系列行为可以提前告诉我们下跌在即。
K线2是我们要等的 J0C 测试,仔细对比这次测试和箭头处所指的测试。这次测试有以下行为:
从顶部下跌以来,成交量持续低迷,直到回测支撑的时候才持续大幅上涨,这说明了什么?在回答之前我们看价格下跌幅度,从箭头区域到K线2下跌过程非常缓慢。如果是卖盘,成交量在大幅增加,那为什么价格不大幅下跌?这只能因为买方在行动,他们在张着口袋接盘。特别是K线2之后的连续带量上涨(S0S),更说明需求强劲。接下来是测试,我们发现测试中浮动供应依然存在(价格继续上涨的阻力),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么大的卖盘(成交量)努力下,价格下跌幅度很小,特别是最后一根的小下影线说明这么大卖盘被吸收。
交易计划:耐心等待测试结果和再次测试,如果结果是阳线出现,说明需求的力量在持续,可以进场。但是要留心第一阻力位置,毕竟那个位置供应很坚固,因为破冰说明价格突破了强劲的需求区,需要强大的需求才能跳离阻力区。如果J0C出现,确认了我们可以进场,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进场点(低量回测J0C 的时候)。
如图5.22所示,在震荡区内部,市场向下突破小型冰层,然后两次尝试返回冰层之上,但是需求不足,确认了局部下跌趋势的秩序。一般而言,市场在上涨或下跌突破重要的价格后,回调是1-3根K线。我们看到,向下破冰后的第一次反弹是3根短K线,成交量递减,这是需求匮乏(无需求反弹),买方没有能力使价格返回冰线之上。突破冰层说明供应超过需求,同时也说明需求不足,无法战胜供应并推动价格继续上涨。后来再次测试冰层,在冰层附近连续4根短K线,成交量没有扩大,情况和第一次一样,需求没有能力吸收供应并推动价格上涨。买方的两次努力失败,说明供应大于需求,上涨趋势的秩序无法恢复。
K线1放量,试图向下突破主要支撑,但是最终形成Spring,说明需求在增强。另外K线1是高量短K线,这也是停止行为,如果接下来有买盘跟随,价格会上涨。K线1触及支撑反弹后,K线2是对其的二次测试,这次成交量还是相当大,我们希望成交量更小些。不过有一个现象更有利于价格向上,那就是高量卖盘下,价格没有大幅下跌,很显然,这是需求扩大的结果。交易计划:在主要支撑上连续3根的收盘相近,说明卖压减轻;而且大背景是牛市,现在这个震荡区还在整个上涨波的50%之上,属于正常回调,牛市没有受到威胁。K线1和2的价量关系说明需求在扩大(bagholding),最安全的做法是等待S0S,然后在低量回测的时候进场。
危机管理:价格突破主要支撑区,然后无需求反弹,这种情况出现后立刻离场。
如何在趋势线通道交易
如图5.23所示,上升趋势中出现急速上涨,并冲向超买线,这一直是对牛市的警告,因为急速上涨说明主力资金在为后面的派发引诱大众交易者接盘。然后看K线B后面的跳空阴线,成交量在下跌中扩大,出货明显,这种行为对牛市是个威胁。新的需求必须进来并把这些卖盘吸收掉才能恢复牛市。但是反弹是四根短K线,而且成交低迷,直觉告诉我们,新的需求没进来,买方不积极,供应还在占上风。
供应控制的背景下,价格到了支撑线附近,同时K线1是标准的Spring,但是这个 Spring 发生在供应控制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看到需求恢复力量后再决定进场。
交易计划:如果需求没有上来,这个Spring会失败,下跌会继续,所以不考虑买入。另一种情况,如果紧跟着一个带量三高,我们希望看到价格超过跳空柱(因为那里产生大量卖盘,需要被吸收),然后我们可以在低量回调时进场做多。
如何从细节看出需求或供应的力量
如图5.24所示,X之前出现抢购高潮,上涨背景中供应出现,持仓者应预警。在此之前的一个小高量上影线已经宣告市场的弱势出现。凡是这种弱势出现的背景中,我们一定要记住它,因为它出现后的再次上涨不会持续很久,特别是出现了抢购高潮的现象,更确认了前面的弱势行为属于初次供应。但是X-Y的回落没有供应跟随(供应力量弱),预示价格还会涨(给了持仓者离场机会)。从Y起来这波需求力量弱,这会导致回落。K线1的收盘和长度说明出货在继续,这次的出货力度远远大于X,随后一根K线向上努力失败后,K线2的放量破冰更加明显地确认了供应在持续,下跌趋势的秩序已经非常明显。
这里有个插曲,就是K线2形成Spring,千万别上当去抄底。因为有供应在背景里,Spring 经常失败,很多大众交易者认为大跌后应该抄底,这样非常危险。抄底的根据不是K线形状,而是市场必须供应耗尽的这个事实供应耗尽的现象往往在二次测试中确定。
K线2之后,反弹开始,第一根是长阳,这个阳线最低价高于K线2的最低价,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细节,它暗示需求暂时占上风。但是这种速度令人怀疑是空头平仓,后面的快速回落证明了这一点。到3为止,市场处于十字路口,如果接下来价格继续回调并测试下面支撑区,必须是短K线和小成交量才能保证价格继续上涨;如果回测支撑还是长阴放量,说明下跌没有遇到需求,这会导致价格继续下跌。这里K线3略创新高,但是量没有增加,可以看出需求不足的信息。
K线4是二次测试,成交量只是略微减小,说明供应没耗尽,市场需要需求进来吸收全部供应并推高价格。K线4之后的小幅反弹(量没上去),我们还是没有看到需求进入;随后供应再次出现,导致K线5突破了冰线,市场进入熊市。
交易计划:K线6开始反弹,没有买方参与(低成交量),这是供应背景下的无需求反弹,行情继续下跌。我们会在价格测试冰线并出现停止行为的时候做空。
危机管理:我们做空后,如果看到带量三低下跌,继续持仓。否则,任何阳线突破冰线的行为出现,我们立刻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