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如何识别供应和需求扩大




第五节如何识别供应和需求扩大

在不同位置的供应或需求扩大的意义有非常大的区别。在震荡区的需求扩大表现为:它必须在震荡区的右手边,必须是相对长的阳线(包括长下影线)以及扩大的成交量。如图1.9所示,K线X是需求扩大的现象,是大量买单的流入导致价格收高。在震荡区供应扩大的表现正相反,比如2号K线。
1号K线:放量,长阳,这是上涨中垂直需求柱(VDB),说明需求控制市场。垂直需求柱的底部是支撑区,股票会回来测试这个底部。这个测试可以作为我们的进场点或者离场点(如果在高位做空的话)。VDB是重要的市场行为,原因是:这一天行情就是买买买,买家人气很旺,根本没有任何出货压力,这反映出当时的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如果以后价格回到这个区,我们看到供应依然不足的话,VDB的支撑区有效,是做多的好时机。


...

2~3号K线:在震荡区顶部出现放量和上影线,这是供应扩大的现象3 表示市场更弱,因为价格还没有爬到阻力区,就遇到强大供应,再次说明市场的需求严重不足。后面价格又爬回3的价位的时候,低迷的成交结果说明需求耗尽。观察2和3之后的回落过程和成交量,明显在回落中扩大,表明市场的浮动供应依然很大,对后市的上涨会有压力,显然这不是上涨趋势的秩序。反观价格恢复上涨阶段,成交低迷说明需求不足。把上坡和下坡的分析综合起来,可以确定现在是下跌趋势的秩序。
4号K线:股票回来测试垂直需求柱的底部,在支位置出现成交量扩大和价格反弹,说明需求出现并吸收了供应,导致下跌停止。要想做多进场,需要看到供应耗尽现象,所以我们需要观察再一次的测试情况。这个行为也叫下冲反弹 ·,简称 Spring。下冲反弹本身是需求扩大的现象,也是一个这里有资金支撑的动作。动作这个概念很重要,比如说在上涨回调当中,我们总是疑惑到底回调到哪里才能做多,这个时候带有支撑的动作就起了作用。
需求吸收了阻力的供应,并开始占上风
在阻力位置,我们如何判断价格是突破还是反转向下?向上突破的理论基础是阻力位置没有供应扩大(压力)出现,或者需求积极吸收阻力上的供应。向下反转的理论基础是阻力位产生大量的供应(有大量卖单流入市场),需求无力吸收这些供应。下面我们看图1.10 的分析。


...

如图1.10所示,股票涨到K线1的位置,高量上影线说明供应扩大并压倒需求,K线2是垂直供应柱,表明供应主导市场,股票进入下跌阶段这里没看到需求能够吸收供应的现象,原因就是这次的压力威胁后面有了跟随。
3号K线:非常关键的点位,它的高点属于新低前的反弹高点。是因为有供应压力才没有涨上去。行情要想看涨,需求必须把K线3顶部的供应全部吸收,并持续占上风(K线6做到了这一点)。
4号K线:这是下冲反弹(Spring),但是成交量相对大一些,说明突破过程中,浮动供应还存在,或者说流入市场的卖单还很多,这说明供应的能量一直坚持到冲破支撑。虽然收盘收在了区间之内,但是市场的压力存在是一个事实,这种情况不是好中最好的入场时机。我们准备做多的时候,当时的市场供应必须短缺,在这个时机介入,可以很快看到价格上涨。要想价格上涨,这些卖单必须要被清除出市场。聪明钱需要观察二次测试来评估供应是否枯竭。K线5和后面两天是二次测试,低成交量说明浮动供应枯竭,是进场的时机。
6号K线:放量的超长阳线,这是垂直需求柱,也是S0S。是因为它吸收了阻力(3号K线)上的全部供应,才看到了这么顺利的上涨。这是牛市秩序的第一步,需要在价格停顿或者回落的时候,观察供应情况来确认牛市秩序。6号之后的上涨速度太急,量也迅猛增长,让我们感到了上涨节奏的一种不和谐。真正强的趋势是持续稳定的上涨节奏,而不是直上直下的垂直上涨节奏。这种垂直上涨节奏让我们想到了有人在背后故意制造繁荣,既然是故意就有一定的目的。制造繁荣的目的很显然是为了出货。顶部那根长阳之后的三天,虽然价格再继续创新高,但是迅速降低的成交量告诉我们买家的人气迅速减少,市场缺乏足够的需求来推动价格持续上涨。从价格上看这三天的突破幅度与之前的上涨幅度相比,大幅减少。如果买家有能力,有信心的话,价格不会涨得这样慢,一句话,需求已经不足。需求不足的结果就是价格回落,回落之后的反弹上涨,需求完全耗尽,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

8号K线:我们看7号K线之前的两天成交量扩大,说明买方在努力但是价格依然没有冲出震荡区,这说明市场上的供应还很多。从8号K线的成交量来看,市场没有足够的需求来吸收阻力上的供应,虽然价格突破,但是没有吸引到大量买家跟随。需求的匮乏会导致股票继续下跌,股票后来又回到K线5的价位。

熊市中需求的扩大:恐慌抛售
熊市中价格下跌不需要带有扩大的成交量,其原因是买盘数量小(需求不足),如果成交量扩大的话,是买盘扩大(需求增加)引起。假如熊市中出现天量配上超长阴线,这不是股票会继续大跌的信号,而是股票遇到巨大买盘的信号,这种现象叫作恐慌抛售,这种行为导致市场上的供应迅速消耗,市场的控制力被需求逐步削弱。被套的大众交易者眼看着自己账户上的资金每天大幅递减,无法承受心理的压力,在利空消息的恐吓下,索性抛掉全部股票,使自己的痛苦得以解脱。恐慌抛售是熊市结束的第一信号。
如图1.11所示,背景是明显的熊市。K线1开始下跌加速,伴随明显的放量,说明供求都在扩大,这和原来熊市的秩序不一样,原来熊市的秩序当中需求是不足的,现在需求开始增加,那么这个需求来自哪里?大众交易者现在正扛着亏损,甚至在恐慌抛售,他们肯定不是买家,这么大的需求只能来自主力资金。需求的增加导致现有趋势的秩序有所改变,在熊市中,需求的扩大是牛市出现的前提。K线3是下跌以来第一次猛烈上涨,确认了恐慌抛售,特别是成交量,第一次伴随着阳线扩大,这是恐慌抛售导致市场供应迅速消耗之际,需求持续扩大的现象。行情到这里,我们的看盘倾向应该开始看牛,但还不是进场机会,因为需要二次测试来确认K线3是否成为初次支撑以及熊市是否终止。接下来我们需要看到一个震荡区的吸筹过程以及浮动供应的测试过程,才能知道是否牛市已经开始。


...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熊市中需求扩大的例子:
如图1.12所示,市场背景是熊市。股票从K线1开始出现价量大幅扩大的现象,这属于恐慌抛售,市场的背景可能开始改变。K线2同样是放量但是K线长度却相对减小,而且下跌幅度大幅度减小。这在威科夫理论中叫作努力没有结果,我们也可以叫作放量滞跌 。


...